教育部教育裝備研究與發展中心 2019年工作要點
深入貫徹黨的教育方針,認真落實部黨組決策部署,堅持圍繞中心、服務大局,聚焦發展更加公平更有質量的基礎教育,堅持問題導向、目标導向、成果導向,充分發揮教育裝備在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中的重要作用,為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提供更強有力的技術支撐和條件保障。
一、加強黨對教育裝備工作的全面領導
1.提高裝備工作的政治站位。始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将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國教育大會精神作為首要政治任務,将黨的教育方針落實到教育裝備工作的各方面和全過程,充分發揮裝備育人功能。引導廣大黨員幹部不斷增強“四個意識”,更加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不斷提高政治意識和政治能力。
2.着力發揮黨組織的政治功能。認真貫徹落實《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意見》《中國共産黨支部工作條例(試行)》。深入推進“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創新學習形式,增強學習實效。加強政治考核,将政治表現作為黨員幹部考核選拔的首要内容。圍繞慶祝新中國成立70周年、紀念五四運動100周年等開展專題學習實踐活動,加強黨工團聯動,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态和幹事創業的良好氛圍。
3.大力落實脫貧攻堅政治任務。結合本單位實際和職能責任,深入貫徹落實打赢脫貧攻堅戰三年行動指導意見。加強脫貧攻堅工作組織領導,建立健全壓力層層傳導、層層抓落實的責任制,将教育脫貧攻堅任務有機落實在業務工作中,發揮教育裝備工作在推進教育公平、城鄉一體化、義務教育均衡發展中的作用。
二、全力書寫教育裝備“奮進之筆”
4.着力加強和改進中小學實驗教學。配合研制《關于加強中小學實驗教學的指導意見》,加強中小學基本裝備标準建設,研制普通高中理科和小學科學等課程教學裝備配置标準,研制中小學實驗教學工作指南及中小學基礎實驗教學目錄,促進中小學開足開齊開好實驗課程,充分發揮實驗教學在基礎教育教學改革發展、創新人才培養中的支撐和助推作用。
5.深化館配圖書适宜性評價工作。進一步推動落實《中小學圖書館(室)規程》,探索構建中小學館配圖書适宜性評價體系。組織實施中小學圖書館(室)館配圖書審查清理工作,建立健全不适宜圖書認定和退出機制。堅持“凡進必審”原則,嚴禁盜版圖書等非法出版物及在思想性、科學性、時代性、教育性等方面不适宜中小學生閱讀的圖書進入中小學圖書館(室),保障學生“讀好書”,促進“好讀書”,提高閱讀寫作能力。
6.大力加強勞動教育實踐活動研究。落實全國教育大會關于加強勞動教育的精神和總體要求,按照統籌家務勞動、校内勞動、校外勞動的工作思路,深化中小學勞動教育裝備研究,創新勞動教育形式和實施途徑。推動落實勞動教育指導綱要和《中小學綜合實踐課程指導綱要》,啟動研制學校勞動教育課程裝備配置标準和校外勞動教育實踐基地裝備配置規範。
三、聚焦教育裝備改革發展應用研究
7.以标準建設為龍頭提高教育裝備質量。按照“質量為王,标準先行”要求,進一步提高教育裝備标準覆蓋率,優先組織研制涉及面廣、影響力大的教育裝備标準。啟動研制中小學布局規劃、農村小規模學校辦學相關标準。研制幼兒園教室及活動場所裝備安全通用規範。加強中小學實驗室安全管理等校園安全風險防控研究,促進校園安全監管責任體系建設。
8.加強教育裝備标準的系統性和引領性。研制關于基礎教育裝備标準化的三年(2019-2021年)發展規劃,着力構建規範完整、有效管用、層次清晰、與時俱進的教育裝備标準體系。落實《教育部關于完善教育标準化工作的指導意見》,完善全國教育裝備标準化技術委員會的組織建設,加快完善基礎教育裝備标準體系,努力為建立健全基礎教育裝備質量保障體系提供技術支撐。
9.推動提高幼兒園裝備現代化水平。深入貫徹落實《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學前教育深化改革規範發展的若幹意見》,開展幼兒園玩教具安全及教育質量評價研究,指導幼兒園安全、科學、适宜地配備和使用玩教具。開展幼兒園遊戲活動實踐應用研究,扭轉和防止“小學化”傾向。
10.拓展文科類教育裝備研究領域。深入推進《青少年法治教育大綱》,加強中小學法治教室及法治教育基地裝備配置方案研究,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研究利用教育裝備推動落實《關于加強中小學影視教育的指導意見》的方案措施,充分發揮影視裝備資源在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探索開展語文、曆史、外語等學科專用教室的活動空間布局及教育裝備配置方案研究。
11.全面加強體衛藝教育裝備研究。深入貫徹落實《新時代全面加強和改進學校體育美育工作的意見》《關于切實加強高校美育工作的意見》。研制普通高中體育、音樂、美術三個學科和小籃球、小足球、小排球六項教育行業标準。開展以學校體育美育場地建設為依托的衛生與健康教育裝備研究。組織開展體育美育教師信息化設備教學培訓。
12.加強信息技術裝備的應用研究。進一步推進運用信息技術裝備服務高考改革和普通高中課程改革的研究,開展普通高中實施選課走班教學的路徑及物聯化解決方案的研究。深化教務教學大數據研究應用,促進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深入研究以信息技術裝備為支撐、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擴大優質教育資源覆蓋面的新機制新模式。
13.深入推進高新技術裝備應用研究。以服務支撐教育教學内容為出發點和落腳點,密切關注以3D打印、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能、虛拟仿真及大數據等為代表的高新技術裝備的發展動态,積極探索在教育教學應用的适宜性、實效性研究。深入研究以深化跨學科教學整合和高新技術裝備應用為特點的中小學校綜合實驗室、特色實驗室、多功能教室、創客空間等教育裝備配備方案及綜合教學環境建設。
四、進一步落實組織條件保障
14.整體提升教育裝備人員服務能力。強化教育裝備工作“主陣地”“主戰場”意識,提升教育裝備理論創新、技術革新、産業升級對教育教學改革發展的影響力和引領力。打造主動服務、擔當有為、作風過硬、專業精湛的新時代教育裝備隊伍,加強對學科教師、實驗室人員、裝備研究人員及管理人員的專業培訓,不斷提高業務能力和研究水平。籌建教育裝備專家智庫,充分發揮專業特長,彙集戰線智慧。開展中小學教師教學實踐能力培訓基地建設。
15.加強教育裝備戰線的協作聯動。強化服務行政決策職能,派員配合參加農村小規模寄宿制學校辦學條件督導。加強戰線在重大課題研究、引導産業協同創新等重大事項的交流合作,形成合力。瞄準中央關心、群衆關切、社會關注的“三關”問題,常态化開展專項調研,總結推廣先進經驗做法,提出針對性政策建議措施。提升《教育與裝備研究》影響力,适時啟動全國中小學優秀自制教具展評活動,搭建經驗交流、成果共享、示範引領平台。
16.健全教育裝備風險防控體系。堅持行業發展必須行風建設先行原則,加強教育裝備采購風險防控長效機制建設,加大源頭治理力度。探索教育裝備入校安全性、适宜性準入制度機制,強化教育裝備的政策風險、廉政風險、法律風險、财務風險的防控,全面構築教育裝備事業有序推進、幹部健康發展、工作有效運轉“防火牆”。學生
- 上一篇:希沃助力全國首個5G+智能教育在廣東實驗中學應用落地 2019/4/10
- 下一篇:希沃信鴿實踐案例,看見教學小數據的力量 2018/7/12